第一集 阿里巴巴的成功之路
1999年阿里的诞生,19年发展,阿里已闻名中外。如今拥有了辉煌成就。马云作为中国首富超人的商业头脑可却败在了数学上面——1982年的高考马云数学只考了1分。30多年前,在经历过3次高考失败后,马云的梦想也只是去酒店做服务员。可是由于“形象过于抱歉”使他永远失去进入酒店行业这个梦想。后来找到一份踩三轮送杂志的零工。和好友一起创办的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最初的创业,这家杭州第一家翻译社从开业就面临窘境。当时房租2400每月,可第一个月的收入却只有700。为了招揽生源还到百货大楼门口拉横幅、发传单,可谓受尽路人白眼。为了支撑下去,马云决定把一半店面租给别人,自己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鲜花、手电筒、袜子内衣等小商品挨家上门推销。这个过程也让马云了解小商贩和销售的艰辛,往好的说,对今后创办电商平台累积了经验。
马云曾带领阿里巴巴团队在北京做政府工程,在北京的14个月里整个团队都挤在一间窄小的办公室里。北京创业失败后,决定南归杭州继续创业的最后一天,马云带着大家爬了长城,然后在一间不知名的小店,大家酒后抱团痛哭。这也是马云30岁以来,第四次创业失败。
互联网项目素来以烧钱著称,马云没有豪华配置的超阵容团队,也没有可参考的成功模式,与的同行相比,当时阿里巴巴一度是互联网行业的“丑小鸭”。阿里巴巴创立之初,最窘迫时卡里只有200元。马云后来又是怎么成功的呢?
1、在家中创业
1999年初,马云在杭州创办一家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向亲戚朋友借钱,集资了50万元,据点就在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园的100平米的家里,阿里巴巴就在这里诞生了。
这个创业团队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他当老师时的同事、学生.
2、从小虾米到巨无霸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公司是小到不能再小,18个创业者往往是身兼数职。
宣传马云是高手。阿里巴巴成立不久,美国的《商业周刊》还有英文版的《南华早报》报道了阿里巴巴,并且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开始在海外有了一定的名气。
在公司还是小虾米的时候,如何让自己的公司成名呢?拼广告费明显不是那个时候阿里巴巴的强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媒体的力量。
有了一定名气的阿里巴巴很快也面临更具体的资金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当时马云开始去见一些投资者,有38家投资商拒绝了马云。
就在这个时候,现在担任阿里巴巴CFO的蔡崇信的一个在投行高盛的旧关系为阿里巴巴解了燃眉之急。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这一笔“天使基金”让马云活了下来。
1999年秋,日本软银的总裁孙正义约见了马云。孙正义当时是亚洲首富,资产达3兆日元。
第一次见面之后,马云和蔡崇信很快就在东京又见到了孙正义。孙正义表示将给阿里巴巴投资3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但是马云认为,钱还是太多了,经过思考,马云最终确定了2000万美元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
3、冬天之后的春天
2004年2月17日,马云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再获8200万美元的巨额私募投资。这笔投资,是当时国内互联网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资金。之后的故事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一直到走向上市。
4、疯子制造的芝麻开门故事
阿里巴巴1999年3月在中国杭州创立。马云和他的团队演绎了一个现代“天方夜谭”。阿里巴巴能取得今天的发展,固然有机遇的因素,马云的成功在于他善于借势,会借钱,马云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其成功的融资之道;巧用私募股权投资的结果。
第二集 开始玩金融
阿里小贷上半年狂赚26亿 秒杀14家上市银行。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小贷”,
已更名为“重庆市蚂蚁商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为39.7亿元,较2016年度的38.6亿元增加了约1亿元;净利润为26.44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了约7亿元,增幅为37.4%。
如果拿阿里小贷上半年净利润26.44亿元这个数据,和沪港深38家上市银行上半年的净利润数据比较,更能彰显阿里小贷的实力。银行业是行业集中度极高的一个行业。5大型商业银行中的工、建、中、农占据绝对优势,然后是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行、兴业、民生、浦发、中信、光大、平安、华夏)、1家城商行北京银行和1家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前述这15家银行在银行业型成立了非常强势的竞争力,尤其是工、建、中、农这4家。按照阿里小贷从2013年至2016年度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81.9%计算,阿里小贷跻身银行前二十应该就在2017年。
阿里小贷从2010年6月即试水线上微贷,与传统小贷公司线下作业有天壤之别。除了不能吸储,阿里小贷在本质上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一样,构成了传统银行的替代品。传统银行面临的金融脱媒和技术性脱媒两方面的威胁,表现在用户通过蚂蚁金服、腾讯提供的手机应用就可以搞定以前需要去网点才能解决的金融需求。也即是说,阿里小贷漂亮的净利润背后,是因为其针对更广泛的群体提供传统银行尚未提供,或者已经提供但是便捷性太差的贷款服务。
金融科技迷人的地方在于,通过互联网来大规模提高效率。如果风险可控,一个因为运用互联网技术而变得更有效率的世界,想必也会获得监管层的认可。人们乐于将银行比作监管的“亲儿子”,以此认为银行始终会得到监管宠幸。假如有一天“亲儿子”已经远比不上依靠互联网揭竿而起的一代,不能完成让中国更具国际竞争力、复兴中华这个伟大使命,那么被监管废掉,难道不是可以期待的事情?从一些指标来看,阿里小贷已经彰显出超越传统银行的实力,比如个人贷款用户数量。
个人贷款用户超越工行
据工商银行2017年半年度报告,截至2017年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用户5.5亿户,其中个人贷款用户1181万户。而阿里小贷的个人贷款用户数,仅凭借呗一项,就已经超越工商银行。2016年,支付宝实名用户超4.5亿元,71%的支付笔数发生在移动端。使用花呗的支付笔数超过32亿笔,比上一年增长了344%。借呗在推出10个月用户数就超越1000万人,目前已经超越1200万人,即超过了工商银行的个人贷款用户数。
阿里的优势是手里有庞大的用户,依靠淘宝,天猫电商平台,有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每天访问人数超过6000万。阿里小贷由阿里,复星,万向,银泰等出资,2010年成立到2013年累计贷款超过1600亿,涉及客户超过65万家,阿里小贷以阿里淘宝天猫平台的海量数据为依据放贷,无须抵押,100万以内都是网上完成,最短时间3分钟,信誉高的客户还可以通过人工审核获得1000万以内的贷款。
贷款申请:客户在线提交贷款申请,填写:申请额度,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法人手机号,法人邮箱,法人婚姻状况等。阿里小贷收到贷款申请后,调查团队调阅客户在阿里巴巴的B2B,淘宝的C2C,天猫B2C等平台交易记录,信用记录,同业比较,库存变动,财务信息,非财务评价,征信报告,银行对帐单等信息,并进行外包走访。外包走动访工作包括:首先,阿里小贷授权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派外访人员直接上门走访申请贷款企业,当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并对贷款所需资料进行拍照收集,然后,阿里的客户经理与客户电话沟通确认。
第三集 用1.5万融资68亿
马云入股华数传媒背后:65亿收购款借道个人贷款
4月8日晚,华数传媒发布公告,马云、史玉柱设立的杭州云溪投资合伙企业(下称云溪投资)以22.80元/股价格,认购华数传媒(000156)非公开发行股份28667.1万股,占本次发行完成后股份总数的20%。
4月9日,马云这一入股案瞬间成为焦点,除了阿里巴巴业务布局外,这一入股背后的融资安排也引发了市场兴趣。此次入股主体为云溪投资,后者资金来源均为其合伙人的实缴出资,据了解,云溪投资其普通合伙人为史玉柱和云煌投资,有限合伙人为谢世煌。
这笔交易最核心资金来源于浙江天猫,模式是企业(浙江天猫)向个人(谢世煌)放贷形式,这种方式下借款可以用于投资,银行的个人贷款(除并购贷款)则不行;同时,如果融资方非个人而是企业,则需要通过委托贷款形式,委托贷款同样不能用于股权投资。因此目前通过个人借款方式是一个精心安排。
个人借款投资
据了解,云溪投资三位合伙人史玉柱和云煌投资、谢世煌三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0.9943%、0.0002%、99.0055%,普通合伙人投资资金均为自有资金,有限合伙人谢世煌的资金来自于浙江天猫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天猫)向其提供的借款。
据了解,为了此次入股,4月8日,浙江天猫与有限合伙人谢世煌签署了《贷款协议》,贷款本金不超过65.37亿元,贷款期限为自提款之日起10年,贷款复合年利率8%。
此次投资的自有资金几乎可以忽略,基本所有资金都来源于向浙江天猫的借款,杠杆率很罕见。马云出资只有1.5万。
查阅工商资料发现,浙江天猫成立于2010年10月25日,法定代表人为马云,系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也并不存在协调股东表决问题。
资金出处引关注
据了解,谢世煌为阿里巴巴高管之一,也是阿里十八位创始人之一,云溪投资、云煌投资则均是为此次交易,在近日刚成立的公司。云煌投资由马云和谢世煌合伙成立,两者持股分别为99%、1%。
担保资产即是新收购的华数股份,这样用借款收购资产后,反过来为借款进行担保,颇似空手套白狼。
并购背后的故事:在2007年华数传媒还是星号ST嘉瑞时,股价二级市场一元多时,史玉柱的私募基金早已收集了二级市场的大量股票筹码。
第四集 马云退市再上市的资本运作
2014年3月16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决定启动在美国的上市事宜。这份简短声明的发布,意味着阿里正式作别与其“纠缠”了大半年的港交所。在这份声明中,阿里也语带保留:“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积极参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不知到时是共享成长,还是回归国内继续圈中小傻股民的钱?毕竟2007年阿里B2B香港上市的辉煌和2012年退市摘牌给股民们带来的伤痛,并不遥远且甚难忘却!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俗称阿里巴巴B2B公司)以B2B业务作为主体,在香港主板挂牌成功上市,融资116亿港元,当时它身负众多光环:融资17亿美元,超过谷歌成为科技领域融资之最(同时创港股融资纪录);市值超200亿美元,成为亚洲市值第二的互联网公司,紧逼雅虎日本;市盈率高达300倍,在当时已上市的科技公司中几乎无人能及;超额认购258倍,冻结资金高达4500亿港元,创下了香港股市的冻资最高纪录。上市当天,开盘价达到30港元,尾盘收于39.5港元,较发行价涨192%,一度创下了港股2007年新股首日涨幅之最。然而上市后,阿里巴巴B2B的股价一度表现不佳,自2009年三季度开始即一路下滑,至2012年,股价一度跌落至10港元以下。
从IPO次日的峰值40.4港元,两个月时间里跌去近半,直至最后跌到开盘价的四分之一10港元不到。最终在2012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其B2B上市公司于6月8日停止在港交所交易,6月20日正式撤出港交所。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收购阿里巴巴余下27.03%的股份,并在回购私有化后将阿里巴巴自香港联交所除了牌。
曾经看好阿里股份、信奉马云为神、沉迷阿里给他们各种宣传的苦逼中小股民们,随着股价的下跌,绝大部分都亏损惨重。退市后,阿里现在又可以重新整合包装,继续赴美上市了。
阿里再次赴美上市是以集团名义,但不包括支付宝,剩下实际有价值吸引力的就是B2B、B2C、C2C三块主体。
有人称马云是出色的企业家,拜他为神,牢记他的每一句所谓的名言;他们大抵都是靠马云的公司致了富的一群人,比如前期跟着马云后面扛大旗、呐喊造势、跟风买进后抛出套现的鼓吹手(注:淘宝C店早就可以卖钱,天猫现在一般店铺都能卖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了。)。还有部分人确实是靠马云的平台赚钱了,比如到“B2B的1688.com”上面倒点品牌高仿货,拿到花钱买来的C2C淘宝店或B2C天猫店上销售(信誉和评价也可以花钱购买哦),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而阿里网上生意所有的根源就在B2B这里,以下我们就可以看看阿里集团B2B、C2C、B2C生意网上基本的运作模式:
在B2B网站1668.com随便搜索一款大牌:“香奈儿COCO香水香皂”,在阿里巴巴B2B网站采购是7元一块,拿到淘宝C2C可以卖27元左右,拿到天猫B2C却可以号称是海外代购大概可以卖250元。这就是阿里公司,曾经在香港上市,最后被停牌退市的阿里公司。这就是马云整天四处吹嘘的阿里生态,想赚钱,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2016年9月19号,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卷交易所正式上市,开盘股价为68美元,当日收盘价格是98美元,整体市值达到2314亿美元这样的收益不仅仅让马云越升为中国首富,同时也造就了上万个千万富翁,阿里巴巴也成为仅次于谷歌的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选择在美国上市也让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成为了日本首富。
马云从香港低价退市,再到美国高价上市,就这一招资本运作,阿里的财富增加了上万亿人民币,马云个人的财富增加了两千亿人民币。
第五集 “大胃王”阿里巴巴的资本运作
2015年6月4日阿里巴巴宣布12亿元投资SMG旗下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占股36.74%,成为仅次于SMG的第二大股东。
而与最初的野蛮生长期不同,如今BAT之间的争斗,已由明转暗,除了核心业务的内功修炼,频繁的投资和并购成为BAT扩充同盟阵营、构筑护城河的核心手段。
“商业帝国”,正在转变成“资本帝国”。
没人知道,这三个“资本帝国”的边界在哪里。人们只看到,频繁的资本运作、卫星式的生态布局下,三个“资本帝国”不断扩张,再扩张。从传统互联网,到新兴的“互联网+”,从搜索、电商、社交,到金融、物流、健康、制造、文化⋯⋯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错综复杂。
阿里巴巴的胃口越来越大,大到让人有些看不懂。
以2014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阿里巴巴动用了60亿〜70亿美元,投资或并购了36家公司,平均下来,每家公司能从阿里巴巴拿到10亿元人民币。
从范围上看,这36家公司的分布广阔到几无“章法”:新浪微博、陌陌、UC浏览器、友盟、美团、穷游网、在路上、丁丁网、快的打车、高德地图,优酷土豆⋯⋯几乎涵盖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
你或许会用大手笔或大布局来形容,而一位媒体人用了一句更形象的话来概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是指哪打哪,而是打哪指哪。”
更为“障眼”的是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操盘方式。36家公司当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阿里巴巴或马云参与的“云”字系投资机构——云锋基金、云溪基金以及云煌投资,等等。
比如,2014年1月13.2亿元收购中信21世纪54.3%股权,2014年4月12.2亿美元注资优酷土豆,两起投资案例中,云锋基金都参与其中。而云锋基金内部的股权结构中,又与马云本人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马云对此的解释,犹如他热衷的禅学一样让一般人有些捉摸不透:“以前阿里巴巴是从无做到有,现在是从有做到无,无处不在的无。阿里巴巴许多投资让人看不懂,看得懂就奇怪了,10年前也没人看懂过阿里巴巴。”
如果从时间线上来归纳,阿里巴巴的“什么都买型”投资,就显得有规律得多。最有趣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日。
阿里巴巴2014年对36家公司的投资或并购,超过30起是在10月份之前完成,而9月19日成功上市后,阿里巴巴的投资密度明显下降。
这不能不让一些人怀疑,诸多广撒网大手笔投资,有侧面推高上市股价之嫌。
除了与高股价的千丝万缕联系,阿里巴巴“什么都买型”投资之外,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投资文化传媒。
如果仍以2014年的36起60亿〜70亿美元的总投资或并购案例来计算,这其中,超过38亿美元都投在了文化传媒领域,占这些投资总额的半数以上。
而今年6月投资第一财经,则为阿里巴巴的文化传媒投资名单再增加了一个名字。在此之前,这份名单上已经是很长一串:《商业评论》、新浪微博、文化中国、华数传媒、优酷土豆、虎嗅网、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北青社区报⋯⋯
如果与BAT另外两家巨头——百度、腾讯对比,就不难理解马云和阿里巴巴为何执着于“文化传媒梦”。
百度和腾讯的核心业务——搜索和社交,天生自带优越的媒体属性,而以商业起家的阿里巴巴,天生缺失媒体基因,是其最大痛点。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马云为阿里巴巴以及自己布下的文化传媒局,又是维系阿里生态体系的关键环节。
作为以电商起家,如今在金融、物流、健康、文化领域均有涉猎的商业集团,阿里巴巴的投资布局已经吸附了难以想象的海量用户、资源、信息、数据,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甚至已经成为维系社会运转的基础。
好处自然是企业和企业家个人的地位与利益的快速集聚,但风险是,一旦整个生态系统超载而崩溃,其带来的危害将不只是企业和企业家层面,甚至是整个社会。
而除了金钱与枪炮,舆论与思想,是把控风险的最好利器之一。
只不过,阿里巴巴盘根错节的投资体系,加上以文化传媒为重的投资布局,一方面或许是回避未来风险的重要保险,但另一面,四面出击与日益庞大的控制企图本身,恰有可能成为最大的风险源。
第六集 资本运作需要制造概念
从产业价值链定位来看,抓住互联网与企业营销相结合的机遇,将电子商务业务主要集中于B2B的信息流,为所有人创造便捷的网上交易渠道。
盈利模式:通过在自己的网站上向国内外供应商提供展示空间以换取固定报酬,将展示空间的信息流转变为强大的收入流并强调增值服务。
创新性: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国内外分销渠道和市场机会,使中小企业降低对传统市场中主要客户的依赖及营销等费用并从互联网中获益。
制造概念。
原本每年没有任何代表意义的11月11日,楞是让马云赋予了其含义:“双十一”——消费者购物节,并且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自被确定为消费者购物节以来,每年的“双十一”销售额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回顾历来淘宝“双十一”成交额,2009年1亿元,2010年9.36亿元,2011年52亿元,2012年191亿元,2013年350.19亿元2014年超过500亿,2015年912亿元。 2016年1207亿,2017年1682亿。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互联网是一个无边界的平台。马云的收入只有京东的一半,但是京东还是亏损的,马云的营业额是500多亿,纯利润是200亿以上。为什么?因为京东是自己在打折,自己在贴钱,自己在烧钱贴。马云租一个房间,你开店就收你的钱,你只要进到他店里他就赚。所以,他的利润就挤爆了,马云的市值是京东8—10倍的估值。但是京东也不错,京东还在亏损的时候,它已经有三百多亿美元,已经两千亿人民币的价值了,还在烧钱,还在亏损的时候,为什么?它是代表未来网上购物的趋势,现在大家看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你不一定赚钱,你赚钱也不一定有好的商业模式,你不赚钱说明你更有价值。所以,最好的商业模式是平台,是平台+部分自制的内容,产业平台,有一部分内容是自己生产的,自己做的,这是最好的,最有价值的,然后是平台+合作,换句话说,产业升级的商业模式尽可能成为平台,你尽可能要有规模,然后尽可能要有规模+专业,有一部分是自己做的,有一部分是别人做的,这样才能提供丰富的内容,这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的一个走向。产业转型升级就要打造一个没有边界的平台。
常言道:小富靠勤劳、中富靠运气、大富靠智慧。资本运作解决的是赚大钱的问题,是需要大智慧。
资本运作:是指利用资本市场法则,通过资本管理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作,实现资本价值大幅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方式。
资本博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整合各种社会优质资源来为公司发展服务的最佳方式,是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来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为企业所用,也是企业战略扩张的必要手段。
资本运作重视资本的支配和使用而非占有。资本运作大部的利润来源于使用资产而非拥有资产,可以通过合资、兼并、控股、租赁等形式来获得更大资本的支配权,把“蛋糕做大”,获得更大的资本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