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内一个共识是,自楼市进入所谓‘白银时代’以来,行业净利润率一般维持在10%-13%,融资成本超过10%就意味着利润不抵利息!房企在饮鸩止渴!
前几年在国内融资手段信托、私募基金、公司债等用尽的情况下,海外融资手段中的低利率融资方式就是美元债,美元债受到大型房企的青睐,恒大,花样年,雅居乐等大型房企都发有大量美元债。到2023年,到期的美元债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2022年到期美元债最高,规模达到3755亿元,境外偿债压力更大。
今年前9月,房企境外发债融资额仅占2021年全年到期金额的75%,72%的房企新发行债券小于2021年到期债券总额。而2020年前9月境外发债是2020年全年到期金额的2.42倍,彼时仅有43%的企业发行新债低于到期债券。
房企美元债规模虽不是太大,但其违约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潜在风险值得警惕。国家有关部门正是意识到这点,所以近期召集部门房企在京开会,目的还是希望这些房企不要违约,尽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债务偿还,以免直接将偿债风险传导至银行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系统,引发更大的风险外溢冲击。
或许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近期房企境外债券市场掀起了一波回购潮。2021年下半年以来,18家房企陆续实行境外债回购举动,回购次数超过100次。奥园、中梁、禹洲、融信多家房企纷纷对外披露,要掏出真金白银回购美元债,千方百计控制负债规模。从赎回数额来看,房企累计回购境外债券及票据涉及资金合计15.6亿美元,占初始发行金额4.07%。
这次房地产美元债务上焦点还是因为花样年9月下旬还信誓旦旦宣称公司经营良好的花样年,到了10月初,毫无征兆地就宣布美债违约了。这个坏头一开,瞬间引爆了连环反应。短短几天之内,新力控股、当代置业和鑫苑置业先后预警,无力偿还近期到期的美元债。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势必会引起国家政策层面的关注。
从9月底以来,政策层面就不断有利好消息传来。这次发改委召集房企开会,预计也是为了摸清房企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美元债兑付的核心还是要看房企能否按时履行到期债务。
目前,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必须要狠抓销售端,积极卖房回款,力争做到不违约债务。,在全国性的拐点还未出现之时,陷入流动性危机和美元债违约漩涡的房企们,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积极面对困难,不躺平,危机过后,必需坚定转型。